找到相关内容113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

     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   净土宗教程 作者:魏磊  第七编 往生品位 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,力行三福与十大行愿,自然感得往生西方净土之果。净宗念佛往生虽属圆顿妙法,然圆融不碍行布,净业行人随其信愿的...、断惑的程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境界,为何土所摄。四土的差别只是就往生者的根机而论。在西方净土本身并无此分别。极乐世界乃是阿弥陀佛依无漏善根所成的唯一清净的净土。  一、凡圣同居土生因  净业行人信愿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1860593.html
  • 六字真言法要(班禅大师讲)

    ,是曰“不净业”。舍离诸妄,住心於无所住,行诸善法,而於善终无所得,具大智慧,生大善巧,行大方便,而复一无所执,光明寂静,慈悲平等,度脱众生,超生死流,至涅槃岸;如是行,如是言,如是念者,是曰“净业”...可谓为“一心直指、即身成佛”。如是念者,乃为净业相应成就;非如此者,不得为六字真言行者也。   此理即明,而后可进而讲真言之字义。“唵”字:三业相应之表现也。合则一声,统摄万法。究其字源,已可略悉;...

    班禅大师讲 戴季陶记

    |观音|班禅|六字真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0815031730.html
  • 净土宗与苏州

  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创办的创办的专修净业道场。印祖为此制定了五条规则:一、住持不论是何宗派,但以深信净土,戒行精严为准,只传贤,不传位,以杜法眷私属之弊。二、住持论次数,不论代数,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后之...法师于1930年至1937年掩关修持的道场。灵岩道场建成后,印祖移锡灵岩山寺,报国寺成为灵岩下院,其行持规则,基本上与灵岩山寺相一致。如今报国寺的修复,深得海内外净业行人的关注和热心护持。当年的关房,...

    弘法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1250322.html
  • 使持名念佛一法深入民间的少康大师

    唐代高僧、净宗五祖台岩少康大师(?-805年)以无尽悲心,续佛慧命。使念佛求生净土一法广普民间,远摄海外。千百年来因大师而获益得度的净业行人难计其数。本文拟就大师的行业特色、贡献、影响及其现代启示,进行简要分析,以缅怀这位精进惕励、悲愿弘深的大师。祈愿大师的巍巍净业在新时代能进一步发扬光大,惠及末法更多的烦恼众生。  一、少康大师的特色、贡献与影响  (一)质朴善巧的教化特色  盛唐时代,中国...

    公 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5242453.html
  • 关于净土法门的几则浅见

    供养给大家,以期与志同道合,归心净土的同修共同探讨。   一、“一心不乱”可理解为“一个目标不乱”   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中的“一心不乱”,是令众多净业同修困扰的话题,莲池大师对此以“事一心,理一心”作了精辟的论断,“理一心不乱”是圣者的境界,我们姑且不谈。我们单从凡夫层面来探讨“事一心不乱”,笔者个人将此理解为“求生净土这一终极目标不乱”。 众生“往生”的真正含义是阿弥陀佛的“接引”,只要净业行人...

    释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850168.html
  • 善导大师生平与思想

    大众。粗粝饭食则留给自己。佛前的灯,常年不熄,三衣瓶钵,不用人替自己拿。从不与人聚谈世俗之事,恐怕耽误净业。  大师念佛功深,成就殊胜。念一声佛,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;念十百千声,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...宗教情怀深邃而真诚,感人甚切。透过对韦提希夫人厌苦请法求生净土的心路诠释,大师指陈对娑婆的厌离与对极乐的欣慕,是成就净业的先决前提,亦是菩提心的本质内涵。云:“唯发一念厌苦,乐生诸佛境界,速满菩萨大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1141949.html
  • 关于“单凭弥陀愿力带业往生”的探讨

    净业行人,却绝大多数人对这一名词存在一种极其偏激的倾向,这一错误的见解,不但扭曲了净土法门的真实意旨,而且使多人误入歧途,事关重大。形成这种错误见解的原因,下面就从四个方面一一探讨之。一、没有真正...提出,是净宗祖师相对中下之流而提出的一种权宜之计,其目的是以防“自甘堕落”者的望而生畏、不思进取之过咎,这也是净宗祖师慈悲心的流露,念佛行人的净业所感。这一名词的出现既有她的特殊性,又有她的局限性。所以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349863.html
  • 恭读〝憨山大师梦游集〞笔记〈一〉

    因援以念佛三昧,教以专心净业,痛厌苦缘,归向极乐。月会以期,立有规制,以三时称名,礼诵忏悔为行,欲令信心日诚,罪障日消,必以往生为愿,果能此道,虽在尘劳,可谓生不虚生,死不浪死;岂非真实功行哉!”  此刻读了大师的开示,相信对我们来说真是莫大的鼓励。因为大师谈到了组织念佛会精进共修的必要性。其中最应体证“专心净业,痛厌苦缘,归向极乐”,修持净土法门必备的三资粮─信、愿、行,在此诠释无遗。所谓“专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063264.html
  • “若离恶口,即得成就八种净业”

    善业道经》第九面第一行:   【复次龙王。若离恶口。即得成就八种净业。何等为八。一。言不乖度。】   经文很明显,意思无尽的深远。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如何成就净业。特别是对念佛法门而言,大家都知道念佛法门是修净业,净业从哪里修?先净其口。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读到的,佛教我们修行的基本法是善护三业。善护三业里面一开头就教我们“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”,就是此地所说的。由此可知,修...

    净空老法师开示

    恶口|尊师|教育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19361995673.html
  • 略论禅密净之异同

    摄机最广,人人都能修习与成就,更应指归净土。其于禅、密、教、律有因缘,性所近者,不妨兼修而归宿弥陀净土,古今来于禅于密已有大成就而笃志西归者甚多。专修净业而高预莲品者更不可以数计,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!...了净业,至于临终也有病苦不足奇,不碍其往生。如戒贤论师,玄奘大师在临终前皆有病苦。  现在的净土法门,对于勤策戒行,广修众善,多多建立安养念佛堂式的莲社、净行社,安排临终助念,成就净业行人,特别重要!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4556885.html